钉钉-VI设计解析
来源:创新设计生态
|
作者:六欧六创新
|
发布时间: 2025-09-08
|
8 次浏览
|
分享到:
从 8mm 印刷物料到 AR 投影的空间呈现,从基础办公到 AI 智能界面,钉钉 VI 始终保持 “核心元素不变,表现形式迭代” 的逻辑,让科技感与专业性渗透于每一个用户触点。
品牌标志维度
钉钉标志以 “圆形轮廓 + 翅膀闪电图形 + 文字组合” 构建核心视觉体系,其中翅膀闪电图形隐喻高效协作的品牌内核,圆形轮廓则传递科技包容感。标志严格遵循双重尺寸规范:印刷媒体最小高度不低于 8mm,网络媒体最小显示尺寸为 80px,在新闻纸等特殊工艺中需进一步放大以保证清晰度。集团背书场景采用 “钉钉 + 阿里巴巴旗下” 组合形式,双方 Logo 高度原则保持一致,印刷最小 10mm、屏幕 50px,通过固定间距与比例设定强化子母品牌关联。标志周围需预留等比安全区域,禁止与其他元素连接或变形,这种严苛规范成为品牌专业形象的视觉契约。
色彩体系维度
以 #007FFF(H210 S100 B100)的高饱和蓝色为主色调,传递专业可靠的科技属性,在此基础上构建 24 色色板体系 —— 以 15° 色相间隔形成科学配色矩阵,实现不同业务场景的精准适配。色彩应用遵循 “场景优先级法则”:白色背景优先使用全色标志,深色环境采用反白处理,单色材料则适配黑色版本,且明确蓝色>白色>黑色的使用优先级。这套系统既通过主色强化品牌记忆,又借助辅助色的明度调节,在多维表、AI 听记等功能界面中构建层次分明的视觉引导,成为数字办公场景的情绪调节器。
超级符号维度
提取标志中的 “翅膀闪电” 作为核心超级符号,其简化弧线造型兼具识别性与延展性。该符号突破静态呈现,在 8.0 版本 “钉钉 ONE” 的 AI 交互中进化为动态视觉锚点 —— 语音指令触发时会生成放射状波纹动画,AR 场景下通过钉三多 3.0 形象的投影功能实现空间化演绎。符号在功能入口形成强关联:会议纪要模板的标题前缀、AI 搜问的交互按钮均复用其线条基因,甚至衍生出会员专属的紫 V 标识变体。这种从视觉符号到行为符号的延伸,让 “高效” 价值通过具象图形深植用户认知。
应用场景维度
构建 “全终端规范 + 场景化创新” 的应用生态,传统场景中,工牌采用 50% 透明度蓝色渐变背景,会议海报严格遵循标志最小尺寸;新场景下,VI 系统适配空间计算设备,在 Vision Pro 中以毛玻璃材质重构界面画布,符号随环境光动态调节明度。第三方合作需通过 API 接入统一视觉组件,确保生态内标志使用合规。从 8mm 印刷物料到 AR 投影的空间呈现,从基础办公到 AI 智能界面,钉钉 VI 始终保持 “核心元素不变,表现形式迭代” 的逻辑,让科技感与专业性渗透于每一个用户触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