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
发布需求
共建
活动

为什么选择六欧六?

创新设计·服务咨询

咨询入口

关于LOGO设计

果汁的美学革命:美汁源Logo如何用极简曲线征服全球味蕾
来源:创新设计生态 | 作者:原著作者 | 发布时间: 2025-08-12 | 14 次浏览 | 分享到:

当77年的品牌基因凝练为一道黑白曲线,可口可乐旗下果汁巨头的设计哲学浮出水面




一、符号蜕变史:从冷冻橙汁到全球统一视觉语言


1945年,为解决美军海外补给难题而诞生的冷冻浓缩橙汁品牌Minute Maid,开启了它77年的视觉进化之旅。2023年,这个可口可乐旗下的全球果汁巨头做出了震撼业界的决定——在100多个市场统一视觉系统,终结了美国版Minute Maid、欧洲Cappy、拉美del Valle的“视觉割据时代”。


2023年革新本质是一场精准的视觉外科手术:


  • 绿色消失之谜:移除顶部渐变绿框,将争议性“V形山丘”简化为黑白双色不规则图形,解决消费者对旧标识“不知所云”的困惑

  • 曲线动力学:放大两条主曲线弧度,制造左高右低的不对称动势——设计师解释为“愉悦感随目光右移递增”的隐喻

  • 字体呼吸感革命:
    • 英文衬线体笔画增粗37%,转角圆润化处理

    • 中文定制字体彻底抛弃硬朗衬线,横竖笔画温差软化20%


这场变革背后是可口可乐全球设计副总裁Rapha Abreu的核心理念:“数字时代的LOGO必须成为跨媒介的超级导体”——既要适应手机图标尺寸,又要承载货架3米外的视觉冲击力。




二、解构新标:极简曲线中的三重感官密码


美汁源新LOGO的卓越,在于用最克制的元素激活多重感官通感:


1. 负空间的味觉暗示

  • 图形底部凹陷模拟橙瓣剥离后的天然弧线

  • 顶部缺口如吸管插入果汁盒的瞬间截面  眼动仪数据显示,消费者注视LOGO时口腔唾液分泌量提升18%,证明形态可触发味觉预体验。


2. 动态延展的先天基因

新LOGO在AR应用中展现惊人可塑性:

  • 扫描罐身触发曲线生长动画,模拟果汁倾注过程

  • 社交媒体滤镜中缺口处自动生成气泡粒子,用户可指尖“搅拌”




三、色彩悖论:当主标黑白撞上多巴胺包装


最颠覆的设计策略在于主标识与包装系统的色彩分裂:


  • LOGO极简主义:坚守黑白双色,确保全球印刷一致性

  • 包装多巴胺革命:
    • 果粒橙:鲜橙#FF6A13与亮绿#8CC63F对撞

    • 葡萄汁:树莓粉#EA4C89渐变至紫罗兰#8A2BE2

    • 热带混合:芒果黄#FFC720×火龙果红#FF3E6F


这种“分裂”实则是精密的市场攻心术:


货架3米外——黑白LOGO如视觉锚点锁定目光;   消费者拿起产品——高饱和水果色瞬间刺激多巴胺分泌,激发购买冲动。


辅助图形更将色彩玩到极致:果肉颗粒渐变纹理随口味变化,荔枝味包装中呈现半透明玉色肌理,柠檬味则模拟冰晶折射光效。




四、中国局:当西方曲线嫁接东方“源”哲学


2024年恰逢进入中国20周年,美汁源启动本土化设计深潜:


1. 汉字美学的终极和解

  • “源”字三点水部首化为三道渐变蓝弧,隐喻“水润生机”

  • “美”字撇捺衔接处植入橙瓣轮廓,实现文化符号转译


2. 节气符号再造工程

  • 春节版:曲线图形拆解为舞龙金鳞,黑白基底转为朱砂红

  • 中秋限定:负空间浮现玉兔剪影,包装色切换月光银渐变


3. “美好小卖部”怀旧战场  线下快闪店中,LOGO曲线变形为货架拱廊,黑白标牌与20年经典包装墙并置,消费者扫描老包装可解锁AR版果粒生长动画。




五、设计启示录:快消LOGO的全球化生存法则


美汁源77年视觉史凝练成三条铁律:

  1. 减法不减认同感  移除绿色却保留曲线骨架,使消费者觉得“既熟悉又新鲜”——品牌资产传承度达86% 的改造才是安全进化

  2. 动态>静态  从AR果汁倾注动画到社交媒体气泡滤镜,LOGO必须成为可交互的体验触发器

  3. 全球统一性与在地灵性共生  富士山版日区包装调整曲线倾角,中东版增加金色星芒,但核心不对称图形永不妥协——这使美汁源在48国市场稳居前三




结语:在极简与丰盛之间


从1945年美军行军袋里的冷冻橙汁,到今日席卷全球的极简曲线,美汁源用77年完成一场视觉辩证法的胜利——

当消费者手握黑白标瓶身,指尖抚过鲜果撞色包装,他们触碰的不仅是饮料容器,更是一枚全球化时代的品牌生存样本:在极简标识与多巴胺色彩的张力间,在统一符号与在地文化的平衡中,总有设计能让世界尝到同一种新鲜。

而那道左高右低的曲线将继续漂流:或许在元宇宙果汁吧中化为空间拱顶,或在脑机接口时代转为神经愉悦波形。但无论载体如何更迭,不对称性中的动态期待、黑白基底下的色彩爆发力、负空间里的自然隐喻——这些穿越世纪的视觉基因,仍将在人类对美味的永恒追求中奔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