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创新设计综合服务空间—项目背景
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设计产业加速变革的时代浪潮下,创新设计成为推动产业升级与经济增长的关键力量。创新设计空间以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驱动力,整合创新产品展示、商务洽谈、设计办公、供应链管理等多元场景,构建集创意孵化、产品研发、商业转化于一体的全链条生态平台。同时,紧密围绕绘阖产业集团战略布局,联动南昌绘泰材料的研发优势、深圳环球智造的智能制造能力、北京星素数字的数字技术资源以及上海绘阖供应链管理的全球流通网络,实现产业链上下游的深度协同与价值共创,助力创新设计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二、创新设计综合服务空间—设计理念
智能创新驱动
借助大数据精准洞察市场趋势与用户需求,运用人工智能优化设计流程、提升创作效率,推动设计从传统模式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型。
场景深度融合
打破空间功能界限,将创新产品展示、商务洽谈、设计办公、供应链管理等场景有机融合,打造沉浸式、一体化的产业生态环境,实现各环节高效协同。
产业链协同发展
以绘阖产业集团为核心,强化与南京绘泰材料、深圳环球智造、北京星素数字、唐山富普贸易等子公司的合作,促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构建协同共赢的产业链生态。
用户体验至上
以用户需求为导向,注重空间的舒适性、便捷性与灵活性,提供个性化、人性化的服务与设施,满足不同用户群体的多样化需求。
三、创新设计综合服务空间—功能区规划
展示交易区

创意工作区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辅助设计区



知识资源区


休闲交流区


产业对接区


教育培训区


四、创新设计综合服务空间—布局设计

整体布局
流线设计
参观流线:从创新产品展示区入口开始,引导参观者依次经过多维展示空间、互动体验区域,最后进入商务洽谈区,形成完整的参观体验流程。在关键节点设置指示标识与导览设备,方便参观者自主参观。
办公流线:设计办公人员通过独立的办公入口进入,直接通往设计机构专属办公区与设计组织协作区。同时,设置便捷通道连接供应链管理区、知识资源与培训区等,满足日常工作需求。
服务流线:服务人员流线与参观流线、办公流线分离,确保服务工作不干扰正常的参观与办公秩序。设置专用服务通道与出入口,方便服务人员快速到达各个功能区。
五、创新设计与绘阖产业集团产业链衔接
(一)上游原材料供应协同
与南京绘泰材料深度合作,在创新产品展示区设立专属材料展示专区,定期更新展示新型材料样品与应用案例。在供应链管理区建立原材料数据共享平台,设计企业可实时查询原材料库存、性能参数等信息,实现原材料需求与供应的精准对接。组织设计师与材料研发团队开展联合创新活动,共同探索新材料在设计领域的应用可能性,推动材料创新与设计创新的融合。
(二)中游生产制造协同
加强与深圳环球智造的合作,将其先进的制造工艺与技术融入设计流程。在设计办公空间设置智能制造对接窗口,设计团队可直接与制造企业沟通产品生产细节,实现设计方案与生产工艺的无缝衔接。在供应链管理区建立生产进度跟踪系统,实时监控产品生产状态,确保产品按时交付。联合举办设计与制造协同创新研讨会,促进双方在技术研发、产品创新等方面的深度合作,提升产品的生产效率与质量。
(三)数字技术赋能协同
发挥北京星素数字的数字技术优势,为创新设计空间提供数字创意设计支持、虚拟展示技术服务等。在创新产品展示区运用数字技术打造沉浸式展示体验,在设计办公空间引入数字设计工具与协作平台,提高设计效率与创新能力。同时,通过数字技术实现供应链信息的实时共享与协同管理,提升产业链的数字化水平。
(四)下游产品销售协同
借助唐山富普贸易的销售渠道与市场资源,共同制定创新产品销售策略。在创新产品展示区设置产品销售洽谈专区,为潜在客户提供一站式的产品销售服务。通过供应链管理区的数据分析,为销售团队提供市场需求预测、产品销售反馈等信息,帮助优化销售策略。组织产品推广活动,如新品发布会、行业展会参展等,提升创新产品的市场知名度与影响力,促进产品的商业转化。
六、运营管理
(一)团队组建
招聘具有设计行业经验、供应链管理经验、商务运营经验、数字技术背景的专业人才,组建多元化运营管理团队。团队成员包括空间运营经理、设计服务主管、供应链管理专员、商务拓展专员、数字技术工程师等,明确各岗位职责,确保空间运营工作高效有序开展。
(二)服务体系建设
建立完善的企业服务体系,涵盖设计项目对接、供应链管理咨询、商务洽谈支持、知识产权保护、政策法规解读、数字技术服务等一站式服务。同时,为入驻企业提供个性化服务方案,根据企业需求提供定制化服务,满足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
(三)活动策划
定期举办各类主题活动,如创新设计大赛、供应链管理论坛、材料技术研讨会、数字创意设计峰会、产品推介会等。通过活动吸引行业人才汇聚,提升空间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同时为入驻企业搭建交流合作平台,促进产业资源共享与协同发展。
(四)考核评估
建立科学合理的入驻企业考核评估机制,从创新能力、项目成果、产业链协同贡献、经济效益等多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表现优秀的企业给予政策支持、资源倾斜、租金优惠等奖励,对不符合要求的企业进行帮扶或淘汰,确保空间内企业的整体质量与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