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值与价值兼具的好包装”
好的设计,从一粒米说起。
黑山村隶属于广东省清远市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太保镇,自古以来盛产稻米。村间的云雾与梯田,以及背后传统的农耕文化,便成为了设计师的灵感来源。
通过提取原产地的自然景色,结合点线面的视觉图形语言,描绘出黑山村古朴且恬淡的生活方式。内包装上,则从民间提取了“福禄寿喜财”五个元素,分别代表了人们对幸福、升官、长寿、喜庆、发财五个方面的想象。虚与实,空与真,传统与现代,透过一粒粒米,在此和古老的祝福图腾,也巧妙地结合起来。
“山间一粒米,米粒载山间”是本次设计的灵感来源,藉由它表达黑山村民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在黑山村这个粤西小山村里,人们凭借双手在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地貌上开垦出层层梯田,又因为较高的海拔和错落有致的地形,梯田在云雾缭绕的环境中显得若隐若现,如同一幅诗意的画卷。
然而,在这美景的背后,却是生活在良田和白云之间默默耕耘的黑山村村民,他们辛勤劳作,用沉甸甸的大米温暖世间,虽不能说令人感概,但却展现了他们朴实真挚的情感。
所以,我希望借助这样的灵感来源,传达出黑山大米「自然」和「质朴」的特点与感受。最初,客户委托我们为黑山大米设计一款全新的礼品包装,但我们认为,黑山大米所具备的潜力足以让它成为一款有品牌价值、脱颖而出的产品,所以我们的工作更像是打造一个兼备自然和质朴特质的品牌形象,而不是做一款这样的包装。
通过逐渐对黑山村与村民的深入了解,我们发现种种构成黑山大米独特性的要素,如产品特点、商业价值和美学价值等,其实是源于它与黑山村的联系,具体而言,它的商业、文化与美学价值是源自于黑山村天然无污染的自然属性,以及黑山村民坚持使用天然有机的耕种方式背后所蕴含的人文精神。那么回到项目本身,我们的工作主要是围绕着对黑山村的洞察和感悟,通过设计语言的转化,使它重新演绎为黑山大米“自然”和“质朴”的品牌形象。
选择使用浅色牛皮纸作为包装材质,一方面是为了如实还原黑山村古朴且恬淡的气息,另一方面为了体现黑山大米可持续和可循环的价值取向。牛皮纸作为一种可回收可再生的材料,一方面充分展现黑山大米“取自自然,回归自然”的产品特点,另一方面则向消费者传达出黑山大米对可持续发展的许诺,有效地回应了市场过度包装造成“浪费”的现象。
此外,遵循“设计之美在于用”的设计思考,包装在满足美学上的需求外,同时还兼备了充分的实用性,我们希望包装在被使用的过程中发挥设计的价值和魅力。因此,在内包装的设计上,我们巧妙地添加了刻度以便度量,使包装成为实用的米杯,让用户在重复使用过程中,真正感受到可持续化的理念的坚持。
提手处还原了竹编织带的造型,对提手处的设计则是综合考虑的结果,我希望提手与包装能共同形成一个具有良好封闭性和便携性的结构,以兼顾不同的运输和储存场景。
从民间提取的“福禄寿喜财”元素,它分别代表了老百姓对幸福、升官、长寿、喜庆、发财五个方面的想象。通过天然有机的方式栽种出的黑山大米,它具备了极高的营养和健康价值,所以当我们把它打造成一款礼品时,它一方面承载了送礼人出于拥有健康生活的祝福,另一方面它包含了收礼人关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因为健康的身体是一切美好生活的开始。所以说,“福禄寿禧财”元素它实际上是关于拥有健康与美好生活的双重寓意。
采用动物元素替代已有的“福禄寿禧财”形象,目的是让黑山大米适应新消费体系下受众人群及市场趋势的变化。传统的“福禄寿禧财”元素本身缺失了与新消费体系接轨的现代化视觉语言,所以选取的蝙蝠、梅花鹿、鹤、喜鹊和鲤鱼六种为人熟悉的形象,分别代表“福禄寿禧财”,通过它对“福禄寿禧财”元素进行现代化转译,有效地缩短了它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感;同时也旨在传达产品所蕴含的人文取向,促使消费者对黑山大米与美好生活的联想。
在材质、工艺、颜色、图形等的搭配选择上,首要的考虑因素还是要确保产品最终在市场上的呈现效果,设计就像是在制造一个让消费者注意到品牌的机会,我希望这款产品既能如实反映出如诗般的黑山风光,又能像黑山上云雾缭绕的自然景观一样能够立即吸引人们的目光,并引起消费者共鸣。
为此,采用了浅色牛皮纸,并运用了烫白工艺来营造包装与产品相仿的人文感受,进一步表现黑山村的自然、纯粹与诗意的感受。
设计的难点首先是如何把农产品打造为具有现代美学的而又不失传统人文色彩的创新型设计;我始终坚持对传统文化元素的现代化演绎,通过平面设计的基础三大构成:点、线、面,用轻松、现代的设计语言尝试重新拾起被忽视的文化。
其次,实现黑山大米潜在的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的融合也是一个挑战。我们需要同时考虑其对黑山村环境和村民生活的贡献,以及黑山大米作为商业产品的盈利性。实际操作中,往往很难完全协调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因此,我们尝试通过可持续化设计和挖掘黑山大米产品的价值要点,在设计中赋予产品更多的意义和价值。